前 言
“十三五”期间,绍兴水利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及各项决策部署,通过全面实施“五水共治”,着力构筑现代化的工程和管理两大体系,水安全保障、水生态环境承载、水治理和服务三大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安全,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依据《中共绍兴市委关于制定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省水利厅的要求,我们把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利工作主线,绍兴水利对标“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立足江南水乡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在水利现代化规划评估、前期规划思路和重大改革课题调研基础上,提出今后五年水安全保障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工程和管理改革举措及2035年远景目标,争创水利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样板。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市水利工作在全省“五水共治”战略部署推动下,扎实推进防洪排涝、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建设,水安全保障、水生态环境承载、水治理和服务三大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利保障支撑。水资源管理、河(湖)长制等改革创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亮点突出,共获得市级以上奖项29项。我市连续4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连续3次位列全省第一,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获2017年度全国水资源管理先进集体。“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336.2亿元,年均投资67.2亿元,完成率101.9%。
图1 “十三五”水利投资分块图(按项目类别分)
“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5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16项预期性指标有14项提前完成。
1.着力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增强了全市洪涝灾害应对能力。重点推进“开源、强库、固堤、扩排、综治”五大类防洪工程。建成钦寸、永宁等大中型水库2座,新增库容2.67亿立方米;完成五泄、安华2座中型水库和10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超额完成任务;完成湛头滞洪区改造工程,新增调蓄库容900万立方米;完成曹娥江、浦阳江综合治理工程,累计完成干支流堤防加固130公里、河道整治170公里,基本构建“重要江河上游拦洪错峰控制性工程+中下游干堤分级设防”的防御体系;实施袍江片东入曹娥江排涝、马山闸强排及配套河道、姚江上游西排等平原排涝工程,累计完成河道整治290公里,新增强排能力205立方米每秒,基本构建“安全稳固、引排顺畅、涝水快排”的高效排涝网。全面完善防汛防台抗旱非工程措施,完成全市范围内重点流域河道洪水风险图编制,持续构建水利智能化体系,组织开展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成功抵御了19个台风。
2.持续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确保了城乡供水安全。新建诸暨永宁水库及新昌钦寸水库,构建市区汤浦水库和平水江水库、诸暨市陈蔡水库和石壁水库联网联调供水配置格局,新增饮用水年供水能力2.1亿立方米,水量及水质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建柯桥区江滨、嵊州市艇湖工业水厂,新增工业年供水能力0.8亿立方米,分质供水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汤浦水库原水第二通道工程,实现与第一通道互备互用,相互保障,改变小舜江输水工程单线供水的不利格局;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累计提升改善56.9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达到99.7%;实施农村水利“提升”工程,完成山塘整治672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7提高到0.599;推动落实嵊新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水协同处理工作,嵊新两地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水协同处理取得突破性进展。
3.系统治理水生态环境,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亲水生活的需求。建立“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体系,紧扣“截、清、治、修”四大环节,实现江河湖泊“一河一策”精准治理、系统管理。完成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核心区块(陆游故里)、贺家池水环境生态修复等工程,河湖库塘清淤5115万立方米,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2947公里;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小流域建设,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下降至8.9%;绍兴市曹娥江引水工程年均引水量2.55亿立方米,城乡河网水功能区达标率明显提升,128个县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100%;贯彻落实浙江省美丽河湖建设任务,建成省级美丽河湖38条;“五水共治”攻坚行动取得显着成效,连续五年夺得浙江省大禹鼎。
4.推进涉水事务法治化、数字化,提升了水行业管理水平。颁布实施《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制定涵盖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八大重点领域的强监管实施方案,发布全国首个“河(湖)长制”地方标准,完成“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省级试点,标准化管理经验全省推广,水法规体系得到不断完善;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覆盖全市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总量“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和考核制度,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20年分别为29.32、16.66立方米,较2015年分别下降29.5%、39.4%,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显着提高;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完成标化工程创建1003项,基本实现县级及以上河道“无违建”;深化河湖“清四乱”行动,完成237个问题清单销号,销号率100%;自备取水计划用水覆盖率和规模以上取水户实时监控安装率100%,监测信息全部纳入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智慧水利系统进一步完善;推进全省唯一列入水利部“天地一体化”监管试点市建设,依托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全市1300多个生产建设项目扰动监测全覆盖;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五年引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32人。
“十三五”绍兴水利改革发展的实践,为我市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可以为今后更好更快地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借鉴。一是始终坚持“开源、强库、固堤、扩排、综治”系列措施,把防洪减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保障“两江一网”水安全。二是始终紧扣“截、清、治、修”四大环节,实现江河湖泊“一河一策”精准治理、系统管理,着力提升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始终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遵循地方法规及水利工程管理规范,着力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等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表1 绍兴水利“十三五”期间主要获奖表
序号 | 奖 项 名 称 | 单 位 | 时间(年) |
1 | 绍兴市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获评全国“2016最美水工程” | 绍兴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16 |
2 | 浙江省钦寸水库工程获评全国“2016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 | 新昌县钦寸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 | 2016 |
3 | 全国水资源工作先进集体 | 绍兴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17 |
4 | 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工程重点县 | 新昌县水电局 | 2018 |
5 | 全国先进报汛站 | 嵊州市水文站 | 2019 |
6 | 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 柯桥区 农业农村局 | 2019 |
7 | 浙江省水利行业强监管成绩突出集体 | 绍兴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20 |
8 | 浙江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 上虞区、嵊州市 | 2020 |
9 | 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 | 绍兴市 | 2016-2017 |
10 | 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银鼎 | 绍兴市 | 2018-2019 |
11 | 浙江省第21届水利大禹杯竞赛提名奖 | 绍兴市 | 2017 |
12 | 浙江省第21届水利大禹杯竞赛金杯奖 | 诸暨市 | 2017 |
13 | 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大禹鼎” | 柯桥区、上虞区 | 2018 |
14 | 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大禹鼎”银鼎 | 柯桥区 | 2019 |
15 | 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县“大禹鼎” | 上虞区、新昌县 | 2019 |
16 | 省对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 | 绍兴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16-2019 |
17 | 浙江省“五水共治”先进集体 | 柯桥区、上虞区水利(水电)局 | 2016 |
18 | 浙江省年度综合考核第一名 | 诸暨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17 |
19 | 美丽浙江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 绍兴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18 |
20 | 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 | 上虞区、诸暨市水利(水电)局 | 2018 |
21 |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中省级成绩突出集体 | 绍兴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19 |
22 | 浙江省水利综合考核优秀县市 | 诸暨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19 |
23 | 市级海洋与渔业工作目标考核优秀 | 绍兴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16 |
24 | 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突出贡献集体 | 绍兴市体育365下载_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_365BETAPP官网 | 2019 |
表2 “十三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 水利发展目标有关指标 | 指标性质 | 规划目标 | 进度评价 |
累计完成 | 评价 |
1 | 防洪减灾 |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座) | 预期 | 88 | 104 | 完成 |
2 | 主要江河堤防加固(公里) | 预期 | 114 | 120.5 | 完成 |
3 | 新增强排泵站流量(立方米每秒) | 预期 | >200 | 205 | 完成 |
4 | 干流堤防达标率 | 预期 | 100% | 95% | 滞后 |
5 | 主要支流堤防达标率 | 预期 | 100% | 83% | 滞后 |
6 | 一线海塘(钱塘江)加固达标率 | 预期 | 100% | 100% | 完成 |
7 | 水资源 保障 | 用水总量控制(亿立方米) | 约束 | 22.20 | 17.35 | 完成 |
8 |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 约束 | 33.23 | 29.32 | 完成 |
9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 约束 | 21.25 | 16.66 | 完成 |
10 | 农村饮水提质人口(万人) | 预期 | 28 | 56.94 | 完成 |
11 | 新增工程年供水能力(万立方米) | 预期 | 4273 | 13759 | 完成 |
12 | 水环境改善 | 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 | 预期 | 100% | 100% | 完成 |
13 | 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约束 | 100% | 100% | 完成 |
14 | 水土流失率 | 预期 | <9% | 8.9% | 完成 |
15 | 农村河道整治(公里) | 预期 | 1000 | 2947 | 完成 |
16 | 河湖清淤疏浚(万立方米) | 预期 | 3900 | 5116 | 完成 |
17 | 农田水利 | 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率 | 预期 | >20% | 划至农业农村部门 |
18 | 山塘整治(座) | 预期 | 621 | 672 | 完成 |
19 | 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万亩) | 预期 | 21 | 划至农业农村部门 |
20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约束 | >0.59 | 0.599 | 完成 |
21 | 水利管理 |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合格率 | 预期 | 100% | 100% | 完成 |
22 |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 | 预期 | 100% | 100% | 完成 |
23 | 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率 | 预期 | 2/3 | 100% | 完成 |
(二)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市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但与新时期治水新思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建设等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防洪排涝体系不完善。水库防洪控制能力仍有不足,部分流域区域未达到相应防洪标准或防洪排涝标准偏低,海塘工程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二是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平衡。全市水库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城市饮用水备用水源建设滞后;区域水资源联供联调尚未形成,逢枯水年或枯水期优质水资源紧缺,优质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农饮水达标提标工程后续运行管护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三是美丽河湖建设不系统。全市域、全流域的幸福河湖建设还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存在治理措施同质化、引领带动作用不强、惠民生设施不足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水”的优势,没有做足“水”的文章。四是智慧水利建设管理不精准。水文软件系统还未迭代升级、水管理平台还未拓展运用;水利监测硬件设施尚不完善,缺乏整体协同感知能力;涉水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不高,离“整体、智治”的现代化目标尚存较大差距。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水利改革建设发展的新一轮高潮期。绍兴水利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我们应该积极应对、顺势而上,砥砺前行,争取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
1.国家水安全战略对水利基础保障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要求水利建设既要发挥好基础性安全保障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稳投资增长作用。“十四五”期间,绍兴水利更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响应国家水安全战略部署,立足绍兴江南水乡实际,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2.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杭绍甬一体化等战略部署的积极推进,我省已进入了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的关键期和决胜期。对此,绍兴市坚持全市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融杭联甬接沪城市发展战略,这为我市水利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期间,绍兴水利将积极抢抓重大机遇,找准定位,立足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为绍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3.“重要窗口”的目标定位赋予绍兴水利向全国、向世界展示科学治水理论生命力的新使命。“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绍兴水利将探索以人为本的水利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改善、智慧应对安全风险等领域不懈努力,谋划并加快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水利项目,努力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绍兴辨识度、水利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展示靓丽水利“绍兴风景”。
4.新一轮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的实施赋予了绍兴水利新的思路。近几年来,绍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结构和发展动能将实现变革性重塑,新发展阶段要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着战略机遇和重大挑战,“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和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将释放叠加效应,对我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和区域竞合“左右逢源”带来叠加红利。“十四五”期间,绍兴水利要围绕市域现代化发展的新布局新变化,高标准推进全市水安全“联网、联调、联治”,致力于促进各区、县(市)水利均衡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大力推进“江河安澜、饮水安全、河湖美丽、水利智管、水文交融”的绍兴水网建设,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水利标志性成果,推动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为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战略引领,突出重点。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加快实现“四个率先”、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突出“两江一网”重点水域治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重要智慧水利平台构建,加强区域水安全保障力度,综合提高水利服务保障能力。
坚持安全至上,风险可控。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从注重事后处置向风险防控转变,在规划布局建设中预留备用方案,以应对突发性水旱灾害,建立健全水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系统治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安排水利工程建设、统筹水旱灾害防治、环境治理等方面都要坚持系统治理,切实解决防洪排涝、饮水安全、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
坚持数字赋能,深化改革。积极构建具有新时代“枫桥经验” 内涵特色的整体智治体系,紧盯水利工程、水资源、江河湖泊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实现各个区域全面覆盖、各个层级上下贯通、各个环节高效协同,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总体布局
按照“拥湾发展、中心引领、两翼提升、全域美丽”的绍兴市域总体发展格局,以构建现代化“绍兴水网”为核心,既要补齐短板,强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也要强化监管,提升水利系统管理水平。通过区域互联互通、联防联控、系统治理、统一调度,全面实施“2596”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绍兴水利现代化水平,为绍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打造两个标杆。打造“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杆,对标“重要窗口”要求,构建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制度体系,提升流域水利治理效能,基本探索出流域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和方式。打造“全域幸福河湖”标杆,以建设“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河湖水环境为目标,充分彰显绍兴水利的“江南风”和“国际范”。
构建五大水网。构建由高标准防洪保安、高水平水资源配置、高质量幸福河湖、高效能智慧水利、高品质水文化传承等五大水网叠加而成的“绍兴水网”,基本建成以河流水系、水利工程为主的实体网及以涉水信息感知与数字化管理为主的管理网。
实施九大类工程。实施海塘安澜、两江固堤、水库保安、平原扩排、开源引调、幸福河湖、水利惠民、数字水利、文化水利等九大类工程,合计项目99个,总投资1049亿元,着力构建“江河安澜、饮水安全、河湖美丽、水利智管、水文交融”的现代化水安全保障格局。
提升六方面涉水事务监管水平。提升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水资源管理、河湖空间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及水利监管等方面水平。
(四)发展目标
至2035年,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领先于绍兴现代化水平的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涉水事务监管等四大体系,构建“江河安澜、饮水安全、河湖美丽、水利智管、水文交融”的绍兴水网,彰显江南水乡、东方水城独特韵味。
“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为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聚力“四个率先”战略目标,完善水安全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涉水事务管理水平、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基本形成绍兴水网格局,助推我市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并不断争先进位,力争把绍兴建成水利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样板。
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1.着力建设“江河安澜”的防洪保安网。统筹推进海塘安澜、两江固堤、水库保安、平原扩排等工程建设,在现有江河治理的总体格局基础上,着力于补短板、成体系,以“两江一网”为重点,全面解决流域防洪排涝突出问题。城市、重点镇及规模以上农村防洪闭合圈全面封闭,新增强排能力200立方米每秒;22.31公里一线海塘防御标准提升至300年一遇,生态海岸带基本建成,力争将其打造成杭州湾具有绍兴特色的生命线、风景线、幸福线;建立水库系统治理、山塘综合整治动态化、常态化机制;全面提升洪涝灾害预报预警与应急协同处置能力。
2.着力实现“饮水安全”的水资源配置网。着力推进浙江省镜岭水库、嵊州市三溪水库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全市域水资源联网联调格局,建立市域自循环、浙东大循环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通过优化调度,进一步挖掘水资源潜力;初步建立城市“一源一备”供水体系及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的供水格局,新增工程供水能力2500万立方米;继续完善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大中型灌区灌溉供水保证率全面达标。
3.着力构建“河湖美丽”的幸福河湖网。对标世界名城名镇名江名河,继续巩固“五水共治”成果,改善水生态环境。系统性开展城乡河道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创建幸福河(湖)60条;全市基本水面率达到6.11%以上;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2.0%;集合乡村振兴、美丽城镇建设,推动重塑健康自然的河湖岸线,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到 85%。
4.着力健全“水利智管”的智慧水利网。推动水利数字化转型,形成“监测一张网、数据一个库、设施一张图、管理一平台”的水利监管服务网。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河湖空间管控,确保水域不减少、功能不减弱;推进互联网+的智慧水利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基本实现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管理;深化水利信息化建设,实现水利数据共享,把数字化改革贯穿到水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5.着力完善“水文交融”的水文化传承网。挖掘新时代水文化精神内涵,凝练大禹精神、海塘精神、新时期科学治水精神,努力打造具有绍兴特色的水文化产品;推进大运河、浙东唐诗之路等文化带水利建设,建设浙东运河文化园等,充分发挥其在水文化建设领域的支撑作用,加大水文化研究、宣传、教育力度。
表3 “十四五”水安全保障主要指标表
类别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十三五”完成 | “十四五”目标 | 指标 类型 |
节约用水 | 1 | 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 17.35 | ≤21.5 | 约束性 |
2 |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 | 29.5 | 16 | 约束性 |
3 |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 | 39.4 | 16 | 约束性 |
4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599 | ≥0.608 | 预期性 |
防洪保安 | 5 | 高标准生态海塘建设长度(公里) | / | 22.31 | 预期性 |
6 | 城市防洪达标率(%) | / | 95 | 约束性 |
7 | 小型水库系统治理达标率(%) | / | 95 | 预期性 |
8 | 水旱灾害损失率(%) | / | <0.30 | 预期性 |
9 | 新增强排能力(立方米每秒) | 205 | 200 | 预期性 |
水资源配置 | 10 | 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 | / | 85.6 | 预期性 |
11 | 新增工程供水能力(万立方米) | 13759 | 2500 | 预期性 |
幸福河湖 | 12 | 基本水面率(%) | / | ≥6.11 | 约束性 |
13 | 水土保持率(%) | 91.1 | 92 | 预期性 |
14 | 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 | / | >95 | 预期性 |
15 | 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 | / | >90 | 约束性 |
16 | 幸福河(湖)创建(条/个) | / | 60 | 预期性 |
17 | 新增水文化载体个数(个) | / | ≥5 | 预期性 |
智慧水利 | 18 | 水事务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率(%) | / | 60 | 预期性 |
19 | 大中型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覆盖率(%) | / | 98 | 预期性 |
注:①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是指2025年较2020年下降率;②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重要河湖生态健康指数评价范围为设立了市级河湖长的河流和湖泊;③水旱灾害损失率指水旱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例,“十四五”期间目标是指2021~2025年平均值;④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是指达到生态基流考核要求的重点河湖控制断面数量占重点河流控制断面总数量的比例,重点河湖是指纳入生态流量管控的河流;⑤水事务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率指水利数字化改革核心业务中建设智能化应用场景占所有应用场景的比例;⑥水文化载体是指水利风景区及有固定场所的水文化展示馆、水文化主题公园等。
三、完善水安全基础设施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以“两江一网”为廊道,以支流、渠系等为纽带,以重要水利枢纽为节点,围绕构建“高标准防洪保安、高水平水资源保障、高质量幸福河湖、高效能智慧水利、高品质水文化传承”五大水网,集中力量推进“九大工程”,构建“江河安澜、饮水安全、河湖美丽、水利智管、水文交融”的现代化水安全基础设施网络,奠定“绍兴水网”基础。全市项目总投资1049亿元,其中“十四五”计划完成398亿元。
(一)以“两江一网”为重点,构建高标准防洪保安网
以综合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超强台风应对能力为目标,以一线海塘、两江流域及平原河网、镜岭水库、陈蔡水库、安华水库多个水库等工程为重点,补齐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1.海塘安澜工程。重点对22.31公里一线海塘实施生态化和智慧化改造,曹娥江大闸提标加固,丰富海塘安全+融合功能,充分考虑沿江沿塘安全带、生态带、产业带、交通带等共建共享,其中智慧化重点打造柯桥区境内海塘,生态化重点打造上虞区境内海塘。到2025年,全市海塘防御标准提升至300年一遇,进一步提升防潮能力,筑牢沿海防台御潮安全和生态屏障,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全面覆盖。
专栏1:海塘安澜工程重点项目 Ø 绍兴市本级海塘安澜工程(曹娥江大闸段):提标加固曹娥江大闸闸身、堵坝及大闸两侧海塘0.755公里。总投资11.1亿元,“十四五”完成11.1亿元。 Ø 越城区海塘安澜工程:提标加固越城区海塘2.18公里,提标至300年一遇。总投资3.6亿元,“十四五”完成3.6亿元。 Ø 柯桥区海塘安澜工程:提标加固柯桥区海塘5.85公里,提标至300年一遇。总投资8.6亿元,“十四五”完成8.6 亿元。 Ø 上虞区海塘安澜工程:提标加固上虞区海塘10.32公里,新建港区段海塘3.20公里,提标至300年一遇。总投资24.9亿元,“十四五”完成24.9亿元。 |
2.两江固堤工程。研究提高重点区域防洪标准,全面实施浦阳江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推进曹娥江主流澄潭江、主要支流黄泽江、长乐江、新昌江、小舜江等重点堤段加固工程建设,重点对上虞区杭浦梗、嵊州市丽湖片等洪涝易发、人口集中、经济集聚的河段进行堤岸加固,统筹生态改造、景观设计等措施,加强河岸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到2025年,合计完成两江干支流堤防新建35公里,加固240公里。
专栏2:两江固堤工程重点项目 Ø 绍兴市曹娥江综合整治工程:堤顶道路提升、堤防加固、新建护岸、绿化修复和文化节点打造等。堤防加固长度为14.32公里,新建护岸长度为13.88公里,新建、重建水闸2座,改建1座,堤顶道路及巡查通道提升66.87公里,配套工程36.99公顷。总投资9.0亿元,已完成投资3.8亿元,“十四五”完成5.2亿元。 Ø 诸暨市浦阳江治理三期工程:对现状存在问题的堤防进行改造为主,治理措施有标准堤建设、配套道路建设及生态改造提升。拟治理改造浦阳江25段堤防,总长64.29公里。总投资25.0亿元,“十四五”完成25.0亿元。 Ø 嵊州市丽湖片区防洪工程:对澄潭江右岸和新昌江左岸全长约11.5千米防洪堤提标至50年一遇,对澄潭江和新昌江汇合口到东桥段右岸约3.5千米堤防综合整治。总投资13.0亿元,“十四五”完成13.0亿元。 |
3.水库保安工程。加快推进浙江省镜岭水库工程、诸暨市安华水库扩容提升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小型水库系统治理,推进水库常态化安全鉴定、动态化除险加固。到2025年,完成诸暨市陈蔡水库及面上12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专栏3:水库保安工程重点项目 Ø 浙江省镜岭水库工程:水库总库容2.8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0.60亿立方米,年供水量1.7亿立方米。总投资171.0亿元,“十四五”完成10.0亿元。 Ø 诸暨市陈蔡水库加固改造工程:对陈蔡水库存在安全隐患和老化问题的枢纽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解决政策处理遗留问题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移民安置,库区搬迁344户、1099人,恢复防洪库容1500万立方米。总投资10.0亿元,已完成投资3.5亿元,“十四五”完成6.5亿元。 Ø 诸暨市安华水库扩容提升工程:对安华水库库区内搬迁人口进行安置,白马镇围堤提升,增设围区内排涝设施,提高排涝标准,恢复水库防洪库容。水库库区进行综合整治,新增3100万方库容,有效置换高湖二区,实现等量同效,有利于高湖一区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总投资122.0亿元,“十四五”完成23.0亿元。 |
4.平原扩排工程。继续推进绍兴市马山闸强排及配套河道、绍兴市袍江片东入曹娥江排涝、绍兴市上虞区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治理等工程;大力推进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及配套、绍兴市新三江闸排涝配套河道拓浚工程(柯桥片)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平原网络化排涝格局,与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密切配合,在规划层面协调流域防洪排涝和城市排涝需求。到2025年,新增强排流量200立方米每秒,显着提升低洼易涝渠外排能力。
专栏4:平原扩排工程重点项目 Ø 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及配套工程:治理河道长度9.6公里,新增镜湖水面面积1634亩。总投资50.9亿元,“十四五”完成20.0亿元。 Ø 绍兴市马山闸强排及配套河道工程:新建强排泵站规模200立方米每秒,整治河道长度8.33公里,连通整治河、湖岸线87.29公里。总投资22.2亿元,已完成投资17.0亿元,“十四五”完成5.2亿元。 Ø 绍兴市新三江闸排涝配套河道拓浚工程(柯桥片):对新三江闸排涝配套河道进行拓浚整治,河道治理长度约30公里,拆迁15万平方米。总投资26.0亿元,“十四五”完成10.0亿元。 Ø 绍兴市上虞区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水闸2座;拓浚并延伸崧北河,长10.1公里;疏浚河道3条,长5.2公里;加固二线海塘11.1公里;新(改)建桥梁8座等。总投资7.0亿元,已完成投资0.8亿元,“十四五”完成6.2亿元。 Ø 绍兴市袍江片东入曹娥江排涝工程:治理河道29.5公里,新增强排流量100立方米每秒。总投资25.6亿元,已完成投资14.2亿元,“十四五”完成11.4亿元。 |
(二)以“三片全域”为重点,构建高水平水资源配置网
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均衡为目标,推进汤浦水库扩容、三溪水库两大水源工程,建立诸暨片、嵊新片、绍北城镇片联网联调格局,探索建立全市域水资源整体调配体系。
5.开源引调工程。谋划实施水资源互联互通工程,着力构建全市域水资源一体化供给体系,加快推进嵊新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嵊州市三溪水库、绍兴市汤浦水库扩容等水源工程建设,通过钦寸、长诏、南山和汤浦等水库的联网联调,打破行政区域单一水源格局,实现曹娥江全流域水资源联网联调的供水格局。到2025年,新增供水量2500万立方米,重点区域优质水缺水得到缓解,饮水困难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
专栏5:开源引调工程重点项目 Ø 绍兴市汤浦水库扩容工程:通过在汤浦水库周边新建、扩建调蓄水库,或通过引水增加汤浦水库入库水量,或汤浦水库大坝进行加高,或通过水库清淤扩容等措施,提高汤浦水库供水能力。总投资12.0亿元,“十四五”完成8.0亿元。 Ø 嵊州市三溪水库工程:新建中型水库一座,总库容3131万方。总投资35亿元,“十四五”完成20.0亿元。 Ø 嵊新一体化供水工程:钦寸水库至嵊州第四水厂铺设一条 DN1800 输水管道,日供水5万吨,年供水量 1407 万吨;辽湾水库与南山水库城乡供水管网连通,逐步构建嵊州市、新昌县一体化供水管网布局。总投资2.3亿元,已完成投资0.8亿元,“十四五”完成1.5亿元。 |
(三)以“十江百河千溪”为重点,构建高质量幸福河湖网
以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提升为主要目标,全面实施“十江百河千溪”幸福河工程,美丽河湖迭代升级,形成“山水相融、人水相亲”的河湖水环境。
6.幸福河湖工程。重点推进越城区中心湖南岸、北岸综合整治、上虞区曹娥江“一江两岸”景观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柯桥兰亭江、诸暨五泄江、枫桥江等小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河湖;有序开展全市清淤轮疏工作,加强曹娥江大闸左右岸泥沙淤积分析,建立动态疏浚机制。到2025年,基本构建全市域幸福河湖格局,打造“幸福河湖看绍兴”金名片,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到85%。
专栏6:幸福河湖工程重点项目 Ø 上虞区曹娥江“一江两岸”景观工程三期及配套工程(文化创意):切滩疏浚、生态护岸、湿地及园林绿化、市政铺装、景观建筑、亮化;利用原华镇糖酒厂遗址,打造集文化展示与休闲体验为主要功能的沉浸式新型文旅目的地。总投资4.9亿元,已完成投资2.6亿元,“十四五”完成2.3亿元。 Ø 越城区中心湖南、北岸综合整治工程:湖面河道开挖面积约28万平方米、河坎长度约5400米,配套水利设施管理用房占地面积约7100平方米。总投资11.5亿元,已完成投资0.8亿元,“十四五”完成10.7亿元。 Ø 水土流失治理:实施重要水源地、山地脆弱生态区水土保持项目,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实施重点片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三色评价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总投资5.7亿元,“十四五”完成5.7亿元。 |
7.水利惠民工程。重点推进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实施老旧供水设施更新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及数字化管理水平,建成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改造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上虞上浦闸灌区、新昌巧英灌区、前丁灌区等10个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建设现代化灌区;实施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美丽山塘。到2025年,完成山塘整治498座,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08以上,农村水系和水利基础设施布局与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相协调,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专栏7:水利惠民工程重点项目 Ø 绍兴市山塘综合整治工程:综合整治山塘498座,后续每年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山塘整治维修养护,构建山塘整治动态调整机制。总投资5.9亿元,“十四五”完成5.9亿元。 Ø 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保障农村水源建设、沉淀过滤设施、消毒设备、村内管网等改造工程,服务人口30万人,后续每年进行改造维护。总投资6.4亿元,“十四五”完成6.4亿元。 Ø 上虞区上浦闸灌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对上浦闸灌区河道进行综合整治,配套绿化工程建设。总投资1.0亿元,“十四五”完成1.0亿元。 |
(四)以“一网一仓一平台”为重点,构建高效能智慧水利网
以水利新基建为抓手,构建水利信息化感知网,迭代建设全市统一水利数据仓,主动融入全省统一的水管理平台,推动水利数字化转型。
8.数字水利工程。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落实感知设施建设方案,打造一批智慧水库、智慧闸站,形成规范和标准后全域推进,有效提高水雨工情感知系统和风险预判预警能力;结合工程带信息化等形式,优化站网布局、完善监测功能,提高有重点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覆盖率,提升水文感知能力;基于绍兴市已建云计算资源,扩展水利云、完善数据资源池、升级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智慧使能平台,建成基于统一技术架构的多源数据资源池、预报调度数据库、支撑平台及预报调度应用为一体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为流域洪水灾害防御调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专栏8:数字水利工程重点项目 Ø 水利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水利信息存储能力、传输能力和安全保护能力,积极推广BIM技术应用,实现水利工程全生命期管理。总投资3.0亿元,“十四五”完成3.0亿元。 Ø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水文站28个,泥沙自动化测验4个。水位站新建351个,改建331个,实现双测双传,或单测双传。新建雨量站14个,改建8个。土壤墒情站新建4个。改建标准雨量场自动蒸发站8个;增加预报站5个,提升预报能力。总投资1.0亿元,“十四五”完成1.0亿元。 |
(五)以“两带多点”为重点,构建高品质水文化传承网
以弘扬和传承绍兴水文化为目标,以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为线,以水闸、水库、灌区等已建和新建水利工程为珠,串珠成链,变水景为风景,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9.文化水利工程。发挥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优势,对于新建工程,在建设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把水文化建设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对于已建工程,打造具有绍兴特色、人水和谐的水文化产品,提高水利行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推进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浙东运河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水文化景观示范工程,进一步释放绍兴水文化创造力;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推进水利工程遗产认定,完成古井水源普查、登记和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绍兴水文化的同时,挖掘新时代水文化精神内涵,凝练大禹精神、海塘精神、新时期科学治水精神,加大水文化的研究、宣传、教育力度。
专栏9:文化水利工程重点项目 Ø 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主要由文博区(博物馆)、文创区(水族馆及文创楼)、文旅区及运河园提升改造等四部分组成,对原运河园范围进行提升改造面积 61360 平方米。总投资15.0亿元,已完成投资5.0亿元,“十四五”完成10.0亿元。 Ø 浙东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对浙东古运河沿线实施生态改造,岸线整治、文化布展,整体融合大运河文化带提标,带动周边区域水环境提升。总投资12.5亿元,“十四五”完成2.0亿元。 |
四、提升涉水事务管理水平
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面提升涉水事务管理水平。
(一)强化风险管控,有效确保水安全
完善洪涝灾害预警及防范机制,动态更新风险对象,丰富预警手段。以预防和减轻风险为导向,强化防洪空间协调与管理,完善超标准洪涝灾害对策措施,严格河道、湖泊、水库、蓄滞洪区等行蓄洪空间管控。细化实化水旱灾害防御预案体系,继续实施山洪灾害防治,推动洪水风险图社会化应用,建设流域防洪调度决策辅助系统,实现实时预警和预报预警并举。提高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常态化开展风险识别和隐患监督排查。
专栏1:强化水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内容 Ø 严格行蓄洪空间管控:把行蓄洪空间保护作为常态化措施,加强对行洪滩地的管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重新布置滞洪区设置,统筹国土空间资源,探索设置“农滞两区”。 Ø 优化防洪排涝骨干工程调度:对曹娥江和浦阳江流域大中型水库和绍虞平原排水闸调度进行优化,切实提高骨干工程对防洪的作用;以大中型水库为重点,细化水文预报单元,开展精细化防洪调度,统筹做好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 Ø 强化洪水风险管理:在全市开展洪水风险区划,确定洪水风险区和风险等级;推进洪水风险图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加强洪水风险管理,探索水利工程超常规防洪调度利益补偿机制、非常蓄滞洪区基金或滞洪区洪水保险等制度。 Ø 强化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调查:全面排查水旱灾害领域风险,建立风险清单、举措清单和责任清单,并进行动态管理;坚持关口前移,建立全方位、全过程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动态排查治理机制,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推进主要江河、主要平原及县级以上城区的动态洪水风险图和沿海平原风暴潮风险图编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强化多部门协作共享,开展灾害链、灾害机理的综合研究,科学分析风险来源、范围及特性,从源头上管控风险,防患于未然。 Ø 加强水文能力建设:在两江沿线、干支流汇合口、主要支流、山洪灾害易发区、行政交接断面、平原河网排涝闸、公路铁路两侧、城市重点区域等区域科学布置水文监测站点;梳理洪水预报需求,建设覆盖全市主要干流、河道断面的洪水预报系统 。 |
(二)落实“最严格”标准,推进水资源管理
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以水定需原则,体现水资源管理“最严格”的要求。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全面实施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管理。深入实施《绍兴市节水行动方案》,健全用水总量、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建立节水评价机制,继续深化分质供水,促进节水行动五大工程落地落实。统筹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与管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继续深化曹娥江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提高近期城镇优质水供水保证率。
专栏2:推进水资源管理重点内容 Ø 曹娥江水量分配:明确曹娥江流域和长诏、钦寸、汤浦等控制性水库的可分配水量和区域分水指标。编制曹娥江水资源调度方案和年度调度计划,开展曹娥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 Ø 推进绍兴市节水行动:建立节水评价机制,探索建立节水奖励制度,发挥经济杠杆对节水工作的促进作用;制定节水型载体评价标准,开展单位、小区、企业、灌区等节水型载体建设,不断扩大节水型载体的覆盖面。 Ø 强化水资源保护:修订《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和检查评估工作;加强重要饮用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强化生态流量监测和管控。 |
(三)深化“河湖长”机制,加强河湖空间管控
以河长制为抓手,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全面监管“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按照建设幸福河湖的内在要求,健全河湖长制体系,编制实施《绍兴市幸福河规划》,科学划定各类河湖生态空间范围,深化“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体系,明确保护与管控要求,加强空间内涉水活动监管,全面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管控。深化落实“碧水联盟”,推行“绿水币”制度,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管河护水。
专栏3:深化水域空间管控重点内容 Ø 健全河湖长制体系:深化流域河湖长制改革,探索设立河湖长制常设机构,建立河(湖)长履职积分和河湖健康状况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完善民间河(湖)长激励机制,全面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效。 Ø 强化水域岸线管控:强化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和监管,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审批;持续清理整治乱占、乱堆、乱采、乱建“四乱”问题,依托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对河道精细化、精准化的网格化管理;加强河道采砂综合整治,推动河道砂石资源科学有序开发,严厉打击非法采砂。 Ø 加大平原河网生态修复:开展平原河网生物多样性试点,以本地适宜的生态系统为优先参照标准,在对生态问题进行识别与诊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种植水草、菱角等水生植物和天然放养水生动物,逐步探索创新平原河网水域生态化管理新模式。 |
(四)强化长效机制,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行水利工程项目代建、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模式,利用市场机制增强工程建设和基层管理力量。提升工程质量监督能力水平,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有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协调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做好装备、物资、队伍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专栏4: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重点内容 Ø 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强化规划引领,加强重大项目谋划;深化项目前期论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有关强制性标准;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参建各方质量意识,开展水利建设项目质量抽检;及时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价,提高项目水平和投资效果。 Ø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转型升级:整合共享建设相关信息资源,实现在建水利工程100%纳入水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分析在建工程建设数据;积极推广总承包、全过程咨询、代建制等新型建管模式,充分发挥水利优质企业的积极性。 Ø 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力争实现建设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信息全公开,鼓励社会公众对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快实现动态评价、自动更新、分类监管、联合奖惩,规范信用信息及档案管理。 |
(五)落实“三化”改革,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按照先进、精细、实用的要求,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制度、技术规程及考核指标等。按照建管并重要求,以水利工程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三化”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重点推进大中型水利工程数字化改造,提高水利工程工情感知能力,开展数字水库、数字堤塘、数字闸站等建设,并将建设成果融入浙江省水管理平台。推进小型水库系统治理,通过核查评估、分类处置、标准化管理等措施,做到安全鉴定与除险加固常态化。
专栏5: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重点内容 Ø 推进水利工程“三化”改革:深入开展水利工程产权化、物业化、数字化“三化”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专业化的社会力量参与工程运行维护,以产权化为纽带,明确工程管护主体,盘活水利资产;以物业化为手段,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以数字化为抓手,实现水利工程安全监控实时化、安全鉴定常态化、运行操作自动化。 Ø 推进全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对全市所有小型水库进行核查评估,制定“一库一策”治理方案,并根据情况对水库进行维持运行、整治提升、降等报废等措施,总结推广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经验,推行小型水库“三化”改革,构建长效管控及常态化安全鉴定、除险加固机制。 |
(六)完善监督体系,加强水利监管
标准化清单式制定完善水利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绍兴市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晰水利监督管理事权划分,系统梳理水利监管事项。采取市场化、专业化等方式,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提高水利监督管理能力,开展“四不两直”集中督查、暗访,强化监督检查结果应用。严格落实“查、认、改、罚”,建立问题发现、整改督办、责任追究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形成检查-反馈的有效衔接和检查-整改的闭环管理。同时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不断提高“强监管”威慑力。
专栏6:加强水利监管重点内容 Ø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体系:完善《绍兴市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等监管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制定清单、设立计划,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着力构建一套务实高效管用的监管体系,全面开展水利监管工作。 Ø 开展各类监督检查:紧盯工程建设、防洪安全、水资源保障、农村饮水、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主要风险点加强专业监管,尽快消除和规避各类风险。加大“四不两直”暗访力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开发完成水利督查数字化应用,实现全天候、常态化、不间断的智慧化监督;加强对全社会各类涉水活动巡查检查,提高及时发现违反水法规问题的能力。 Ø 实现闭环监管:形成“查、认、改、罚”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通过委托第三方开展独立突击检查、邀请相关专家随同督查、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等形式,狠抓问题整改,实现闭环监管。 |
五、提升水利治理能力
以打造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激发水利发展动力,加强治水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绍兴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打造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杆
依托曹娥江流域扎实水利工作基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流域水利治理制度体系,把曹娥江打造成为“安全、生态、美丽、惠民”的幸福江河,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流域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栏1:打造曹娥江流域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杆 重点内容 Ø 推进依法治理:制定《绍兴市曹娥江管理条例》、设立曹娥江流域管理机构、健全曹娥江流域河湖长制制度、谋划构建曹娥江流域现代水治理体系,着力打造水治理制度标准建设示范地。 Ø 推进综合治理:以曹娥江干支流和绍兴平原河网为基本脉络,综合施策,谋划构建曹娥江流域现代防洪排涝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着力打造水安全保障迭代升级示范地。 Ø 推进系统治理:实施“十江百河千溪”工程,建设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强化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和利用,谋划构建曹娥江流域现代水生态体系,着力打造江南水乡人水和谐示范地。 Ø 推进科学治理:强化水利业务与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绍兴市水管理平台(河湖长制管理平台),谋划构建曹娥江流域现代水管理体系,着力打造水利智管高效示范地。 |
(二)推动水利改革走深走实
继续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水利改革为抓手,推行区域防洪影响、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三合一”模式,优化涉水许可、审批和监管方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政务环境。完善水行政管理体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对事权落实与执行情况的监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水行政监管力度,加大对水法规和水利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专栏2:深化水利改革重点内容 Ø 深化“最多跑一次”水利改革:推行区域防洪影响、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三合一”模式,创新涉水许可、审批和监管方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政务环境。 Ø 强化水利行政许可监管:强化水利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结果应用,着力完善制度,落实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明确管理层级,加强许可事项事中、事后监管。 |
(三)提升依法治水能力水平
推进全市水利法治政府建设,以全面贯彻《浙江省水资源条例》为契机,整合修订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域空间管理等领域的法规条例,逐步完善绍兴水利依法行政制度。梳理水行政管理的权力事项,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逐步向综合执法部门划转执法事项,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完善案件移送、协调会商等制度。强化水行政监督检查和水事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深化推进“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实现水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水利部门的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水法规宣传教育,形成依法治水的良好氛围,提升普法宣传力度。
专栏3:提升水行政管理执法能力重点内容 Ø 完善绍兴水利行业法规体系:整合修订《关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绍兴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河长制工作规范地方标准》《绍兴市曹娥江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探索制定水生态保护领域的地方性法规。 Ø 梳理水行政管理的权力事项清单:进一步梳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划分市县两级水利事权,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 Ø 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建立普法及全员法治培训长效机制,推进“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实现水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
(四)健全水利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继续提高水利融资能力,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发挥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鼓励和吸引更多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管理,完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和优惠政策。积极盘活现有水利资产,谋划建立水利建设管理平台,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构建多种渠道共同发力的水利投融资机制。推进河湖砂石资源科学利用,探索建立统筹工程建设和资源利用的机制。
专栏4:健全水利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重点内容 Ø 加大投资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把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政府要统筹利用各部门涉水资金,发挥资金合力;积极向水利部和浙江省水利厅汇报,争取将绍兴市水安全保障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级和省级有关规划,解决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要素问题。 Ø 用好水利融资政策: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用好财政贴息、抵押补充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拓宽水利融资渠道。 Ø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完善投资补助、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收益分配、价格支持等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资产收购、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规范有序盘活存量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
(五)大力培养壮大水利人才队伍
大力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水利人才梯队和团队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基层人员继续教育,提高职工履职能力,在实践中打造一支适应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水利干部队伍。
专栏5:大力培养壮大水利人才队伍重点内容 Ø 科学设置基层治水管理机构:完善基层水利站网建设、办公环境和管理设备,做好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与乡镇治水机构的工作衔接。 Ø 加强水利专业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水利人才梯队和团队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
六、投资规模与用地需求
(一)投资安排
根据规划任务,我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安排实施项目99个(打包项目14个,储备项目3个),经综合平衡,初步匡算项目总投资1049亿元,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期间总投资为398亿元(不含储备项目)。
将以上全部项目按投资主体(分区、县(市))和工程性质(项目类别)进行划分,具体见表6-1、6-2、6-3。
表4 水利实施项目总投资汇总表(按项目类别分)
类别 | 两江固堤 | 海塘安澜 | 水库保安 | 平原扩排 | 开源引调 | 幸福河湖 | 水利惠民 | 数字水利 | 文化水利 | 储备项目 | 合计 |
规划投资 | 63 | 48 | 310 | 248 | 64 | 111 | 18 | 10 | 32 | 145 | 1049 |
投资比重 | 6% | 4% | 30% | 24% | 6% | 11% | 2% | 1% | 3% | 14% | 100% |
表5 水利实施项目“十四五”投资汇总表(按项目类别分)
类别 | 两江固堤 | 海塘安澜 | 水库保安 | 平原扩排 | 开源引调 | 幸福河湖 | 水利惠民 | 数字水利 | 文化水利 | 合计 |
规划投资 | 56 | 48 | 46 | 102 | 40 | 64 | 17 | 10 | 15 | 398 |
投资比重 | 13% | 12% | 8% | 31% | 9% | 17% | 4% | 2% | 4% | 100% |
表6 水利实施项目“十四五”投资汇总表(按区、县(市)分)
类别 | 市本级 | 越城区 | 柯桥区 | 上虞区 | 诸暨市 | 嵊州市 | 新昌县 | 合计 |
规划投资 | 11 | 75 | 63 | 81 | 79 | 50 | 39 | 398 |
投资比重 | 3% | 19% | 16% | 20% | 20% | 12% | 10% | 100% |
(二)用地需求
土地是水利工程推进的重要要素保障之一,经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生态红线衔接,初步匡算,全市“十四五”水利重点工程总用地约6.0万亩。
“十四五”期间,一方面,要依法依规用好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用地政策,强化水利工程用地保障;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坚守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的原则,多措并举,强化水利工程土地节约利用。
表7 重点水利工程用地需求表
序号 | 重点项目 | 用地面积(亩) | 备注 |
1 | 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及配套工程 | 3570 | “十四五” 实施 |
2 | 浙江省镜岭水库工程 | 12746 |
3 | 绍兴市海塘安澜工程 | 2780 |
4 | 嵊州市丽湖片区防洪工程 | 2325 |
5 | 嵊州市三溪水库工程 | 3574 |
6 | 绍兴市汤浦水库扩容工程 | 1660 |
7 | Ø 诸暨市安华水库扩容提升工程 | 5000 |
8 | 绍兴市袍江片东入曹娥江排涝工程 | 1655 |
9 | 上虞区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治理工程 | 1828 |
10 | 浦阳江治理三期工程 | 3600 |
11 | 其他重点水利工程 | 5000 |
12 | 上虞区标准江堤提标工程 | 1500 | 储备 项目 |
13 | 绍兴市甘霖水库工程 | 9816 |
14 | 绍兴市隐潭水库工程 | 5581 |
七、规划水资源论证分析
(一)规划布局与水资源条件适应性分析
根据《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结合我市水资源禀赋条件,规划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和重点工程,充分考虑了生活、生态、生产需水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适应性。规划工程实施后,体现了适度开发与优化配置,通过推进流域区域供水水源互联互通,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及供给能力,增强全市水资源承载力,维系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供给系统韧性和应对极端干旱能力,为全市一体化发展提供可靠的供水安全保障。
(二)规划节水评价
目前,浙江省用水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绍兴市在全省处于平均水平。规划节水目标指标方面,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节水目标指标为先进水平,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且具有较强可达性。用水方面,体现了“节水优先、强化约束”原则,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低于浙江省下达值。供水方面,在充分挖掘利用本地水资源的前提下,针对区域不同缺水情况,尤其是优质水资源紧缺状况,通过多水源联合调控、水源分质供水、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政策引导等措施,多措并举、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规划水平年各分区总体保障情况较好。规划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构建了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水资源配置体系,充分贯彻落实了“节水优先”的治水理念,符合《绍兴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节水要求
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突出节水的优先地位,强化建设项目立项、取水许可中节水有关内容和要求,全面推进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简化取水审批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区域用水总量、强度控制指标体系,落实年度用水控制目标管理,开展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严守河湖生态流量(水量)底线,建设项目符合曹娥江流域及跨县级行政区河流水量分配方案要求;强化流域用水管控,推动提高用水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评价标准,促使建设项目高效用水;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标杆示范等工程,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细化责任分工,确保节水措施落实到位,落实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切实提高施工用水重复利用率;按照信息化管理要求,提出用水计量监测与统计方案,提高用水计量覆盖率,对各行业重点用水户实行用水动态监测,建立健全用水统计制度;加强监督考核,规范节水过程管理、目标管理等保障措施。
八、环境影响与规划效果
围绕构建高标准防洪保安网、高水平水资源配置网、高质量幸福河湖网、高效能智慧水利网、高品质水文化传承网的总体目标,规划提出了水安全保障“十四五”的主要任务,包括九大类重点工程和十一项重点管理改革举措。规划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增强防洪减灾与水资源保障能力、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提升水利依法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有力保障绍兴“重要窗口”建设。
(一)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实施后,可加快完善绍兴市“上蓄中分下排”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以及水资源保护能力,改善江河湖库生态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海塘安澜、两江固堤、平原扩排、水库保安等工程建设,可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提高重点区域防洪排涝标准和小流域山洪灾害预防应对能力,减少环境风险;二是开源引调工程建设,可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有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三是幸福河湖工程建设,可持续推进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积极助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升级,助力构建全市域幸福河湖格局;四是兴农惠民工程建设,可进一步强化农村供水长效管护,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可进一步构建系统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提高灌区节水水平及用水效率;五是数字水利工程建设,可全面推进水利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聚焦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六是文化水利工程建设,可全面继承和弘扬绍兴水文化精神,使水利遗产保护、景区建设管理和水文化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水韵文脉扬名中外,文化水城跃然而立。
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局部区域带来一定的不利环境影响。修建水库、加固堤防、治理中小河流、整治水环境、围垦滩涂等水利工程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陆域水循环过程、江河湖海水文情势和水动力条件,可能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等造成影响。水库建设具有淹没及占地多、移民数量大等特点,政策处理难度大,可能会诱发一些社会问题;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废水、废渣的排放以及施工噪声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为此,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周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依法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强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生态环境对规划实施的响应及时优化调整实施方式,减免规划实施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
(二)规划效果评价
“十四五”时期,水利工程的持续建设和水利管理的全面改革,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2021~2025年,考虑洪涝发生机率、防洪除涝能力提高程度、社会资产值与生产发展状况、洪涝灾害损失率变化等因素,从经济角度看,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能够有效防止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损失,保证经济的安全发展,根据相关评估标准和方法,预计全市防洪除涝效益在450亿元以上。考虑工业及农业发展、供水保证率提高、供水量增加、灌溉及工业供水分摊系数等因素,预计供水效益约350亿元。合计净效益在800亿元以上,经济效益显着。
2.社会效益。本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高全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广大市民的生活生产安全;优化全市水资源的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提高全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提升数字水利水平,建立现代化的水利管理体系。因此本规划的实施能够推动民生改善,有利于保障全市人民生命、生活、生产的安全,社会效益显着。
3.生态效益。本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推进全市幸福河湖建设,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建设,改善全市的生活环境和市容市貌,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实施滨水景观工程,以水利元素商贸体为依托,构建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水文化产业链。将建成一批全省领先,群众喜闻乐见、又能促进各地经济发展的旗帜性水利项目,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让遍布各地的河流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建设美丽城镇、乡村,生态效益显着。
九、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保证水利发展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在组织领导、前期工作、宣传发动、廉政建设和监督检查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水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优化部门协同推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在规划推进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大力推进党建统领、业务为本、数字赋能、统筹发展,将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十四五”规划实施全过程。建立市级部门协调、上下机构联动的水安全保障规划实施工作机制,协调推进本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及重大改革。
(二)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加强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的衔接,争取重大水利项目列入国家级相关规划,保障用地需求;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补助以及各类政策性、开发性等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三)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市县联动机制,表格化清单式落实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和管理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建立规划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和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开展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实行重大水利项目库动态管理。持续推进水利“三服务”、“强监管”,集中力量、集中资源,督促指导和协调解决规划推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安全保障合力
加大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宣传力度,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水安全保障参与机制,广泛凝聚共识,增强公众水安全风险观念,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扩大“河(湖)长制”群众基础,健全公众参与治水护水的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水利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