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多个招投标项目迎来开工。该公司各项业务快速复苏步入正轨,得益于公司破产重整后的“脱胎换骨”,而这背后,依托的是绍兴法院系统“破产一件事”数字化改革的推进应用。
中厦建设是我市一家大型建筑企业,2020年11月,因资不抵债向柯桥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企业破产程序启动后,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依托,集成企业财产状况、股权变更、企业年报等31项基础数据,系统马上绘制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资产“社会画像”,“一键反馈”至法院和破产管理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这是我市企业破产实现“在线办”的一个缩影。聚焦传统模式下破产案件审理周期长、涉及人员多、信访压力大、资产处置难等痛点,绍兴法院开发了企业“破产一件事”应用,打造多跨协同数字化破产案件办理模式。
“简单讲,就是破产案件整体情况‘一屏掌握’,可以直接贯穿到各基层法院,实现破产案件从申请到办结的全过程闭环。”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庭庭长秦善奎边讲边演示。打开应用系统的“驾驶舱”,风险预警、破产接管、资产变价、涉税办理、程序终结、履职监管六大子场景一目了然。秦善奎说,破产是多跨协同最为典型的审判领域,过去一个案子可能涉及几十个部门单位,这些子场景拆解了131项任务清单,通过线上协同构建起“一屏三端”的应用架构和智治工作体系,实现了多跨融合、全面贯通、一网通办的数字化办案体系。
显示屏上,浙江情怡集团有限公司在风险预警的橙色等级板块上不停跳动。系统识别,该企业已涉及60个法院受理案件、2条欠税记录,列入失信名单,关联公司已破产。“这里归集了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12类风险数据,智能生成由高到低的红、橙、黄、蓝四色预警等级。”秦善奎说。
联动办事、风险预警,应用系统还成了履职监管的“火眼金睛”。“系统发现某律师事务所在办理某破产案件过程中,长达8个月未履职,目前我院已对其作出处理。”秦善奎说,应用形成了立、审、执、破一体化高效办案新机制。
据悉,企业“破产一件事”应用于2021年8月率先在诸暨法院试点探索,2022年5月在绍兴两级法院推广,之后又在全省推广。截至目前,应用已处理破产案348件,线上协同部门27个,整合破产管理人37家,盘活土地1713亩,处置厂房114万平方米,补偿安置职工2100人,破产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从180天缩短至133天,有效推动一批破产大案平稳处置。该应用也已写入省《数字化改革(除险保安篇)》专题,被评为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数字法治好应用、2022年政法工作创新现代化引导入围项目第一名。